全球投資市場近期可說是風起雲湧,美國前總統川普突然拋出將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汽車課徵 25% 關稅的消息,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震撼彈,讓投資人繃緊神經,深怕他在 4 月 2 日正式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會再度引爆市場的劇烈震盪。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最新公布的 2 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PCE) 年增率達到 2.8%,略高於市場預期的 2.7%,這也讓市場擔憂美國聯準會 (Fed) 的降息時程可能會進一步延後,一連串的利空消息如同排山倒海而來,導致美國股市四大指數全面下挫,台股期貨夜盤也跟著重挫,市場恐慌情緒瞬間升溫。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許多投資人不禁要問:台股在經歷這一波衝擊後,4 月份的行情究竟會如何發展?是會持續探底,還是有機會否極泰來,展開一波強勁的反彈呢?別擔心,我們將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並提出五大理由,告訴你為何對台股中長線仍然可以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利空夾擊!台股面臨短期修正壓力
正如大家所見,受到川普關稅政策以及美國通膨數據的影響,美股已經正式進入修正階段,道瓊指數單日大跌超過 700 點,標普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也同步走弱。而台股自然也難以置身事外,台指期夜盤的重挫已經預示了下週一台股可能面臨的壓力。當前市場的氣氛確實轉為極度恐慌,從短線的技術面來看,也已經呈現空頭排列的型態,週一 (3 月 31 日) 台股很可能將再次測試前波低點,甚至不排除跌破的可能性。在清明連假即將到來之際,法人也普遍認為,在 4 月 2 日川普的關稅政策正式落地前,市場可能還會有一波避險賣壓湧現。
中長線不必過度悲觀!台股仍有五大支撐理由
雖然短期內台股面臨不少挑戰,但我們認為,從中長線的角度來看,投資人並不需要過度悲觀。以下是我們提出的五大理由:
一、PCE 數據略高於預期,整體通膨仍在可控範圍
美國 2 月份的 PCE 年增率為 2.8%,雖然略高於市場預期的 2.7%,但僅僅相差 0.1 個百分點,這並不能完全斷定美國的通膨壓力已經失控。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主要央行仍然維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市場的資金環境並未出現明顯緊縮的跡象。這意味著,雖然聯準會降息的時程可能受到一些影響,但整體而言,資金面對於股市的支撐仍然存在。
二、並非系統性風險,亞歐股市展現相對韌性
如果這次的市場下跌是真正的空頭來襲,或是發生了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那麼我們應該會看到全球股市同步出現大幅崩跌的現象。然而,目前觀察包括德國、中國大陸、越南等主要市場,其股市結構仍然維持在多頭的格局,這顯示當前的風險可能主要還是屬於區域性或政策性的干擾,並非全面性的系統性風險,這也為台股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三、資金只是暫時撤出股市,並未完全消失
近期我們觀察到,部分資金流向了黃金、債券等傳統的避險資產,這反映出投資人在短期內避險情緒的升溫。然而,這並不代表市場上的資金已經完全消失,只是暫時從股市撤出,尋求更安全的停泊港。一旦像關稅政策等不確定因素逐漸明朗化之後,這些資金很有可能會重新回流到股市,為市場帶來新的動能。
四、台股基本面依然強勁穩固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 年台灣上市櫃公司的合計獲利高達 4.05 兆新台幣,這充分展現了台灣企業仍然擁有穩健的獲利能力,整體的基本面並未出現明顯轉弱的跡象。強勁的基本面是支撐股市中長期走勢的重要基石,這也為台股在經歷短期震盪後,重新站穩腳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五、利空提前反應,4/2 後有機會出現「利空出盡」的反彈行情
金融市場通常具有前瞻性,往往會在實際的利空消息落地之前就提前做出反應。我們認為,這一波的回檔修正,很可能已經提前將川普可能宣布的對等關稅等利空因素部分反映在股價之中了。如果 4 月 2 日川普的政策正式落地後,其內容並未超出市場的預期,那麼反而有機會迎來一波「利空出盡」的反彈行情,為投資人帶來喘息的機會。
深入解析:川普關稅對台股產業的潛在衝擊
雖然我們對台股中長線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但我們也必須正視川普關稅政策可能對台灣各產業帶來的潛在衝擊。由於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電子科技產業方面,美國若對進口商品課徵高額關稅,勢必會對台灣相關產業的出口造成影響。例如,汽車關稅可能會衝擊台灣的汽車零組件供應商;而更廣泛的對等關稅政策,則可能影響到台灣的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出口至美國的產品。投資人在佈局相關個股時,需要更加謹慎評估其受關稅政策影響的程度。
根據野村投信的分析,台灣企業營收來自於美國的比重超過 30%,明顯高於亞洲其他國家,這也意味著台股更容易受到美國經濟及市場的影響。因此,密切關注美國的經濟數據和政策動向,對於判斷台股未來的走勢至關重要。
聯準會降息延後?對台股資金流動的影響
美國 2 月 PCE 數據略高於預期,使得市場對於聯準會降息的預期有所調整,降息時程可能會較原先預期的更晚。這可能會對台股的資金流動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美國維持較高的利率水平,可能會吸引部分資金回流美國,對包括台灣在內的新興市場造成一定的資金壓力。不過,如同我們前面所提到的,目前全球的資金環境仍然相對寬鬆,且台灣的基本面依然穩健,因此我們認為資金外流的壓力應該不會過於嚴重。
技術面分析:短線跌幅已深,反彈機會浮現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近期台股的跌幅已經相當可觀,許多個股的技術指標都已經來到超賣的區域,這也意味著短線內出現技術性反彈的機率正在提高。無論你目前是偏多操作還是偏空操作,短線的急跌之後,都有可能出現一波反彈行情。對於手中持有基本面優異的權值股的投資人,建議短線可以先續抱,等待反彈之後再視情況調整持股。但如果反彈的力道不足,甚至出現再次轉弱的跡象,則需要考慮進行汰弱換強的操作。
聚焦熱門族群:AI、軍工、高殖利率概念股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建議投資人可以特別關注以下幾個熱門族群:
AI 概念股:長期成長趨勢不變
儘管市場短期受到雜音干擾,但人工智慧 (AI) 仍然是未來長期最被看好的成長趨勢之一。投資的範疇可以從 AI 伺服器擴展至邊緣 AI 的應用,例如 AI PC 和 AI 手機等。更長遠來看,人形機器人等領域也充滿潛力。在台股中,可以持續關注如台積電 (2330)、鴻海 (2317)、廣達 (2382) 等在 AI 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權值股,以及如奇鋐 (3017)、雙鴻 (3324) 等散熱相關個股。
軍工概念股:國防預算提升有望帶動表現
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的影響,未來川普有可能會要求台灣提升國防預算,這有望帶動台灣軍工類股的表現。短線操作可以留意如漢翔 (2634)、駐龍 (4572)、晟田 (4541)、寶一 (8222)、千附精密 (6829) 等軍工概念股。
高殖利率概念股:第二季除權息旺季可期
第二季通常是台股的除權息旺季,高殖利率概念股往往會吸引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投資人可以關注基本面穩健、獲利能力良好且願意將盈餘回饋給股東的公司。
其他值得關注的產業趨勢
除了上述族群外,CPO (共同封裝光學元件) / 矽光子等光通訊產業也是未來將高速成長的趨勢,雖然量產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但值得長期關注。此外,傳統產業方面,政策支持的綠能與電網相關個股,以及庫存水位較低的成衣、製鞋和自行車等產業,未來也有望受惠於需求成長。金融股方面,部分金控公司在放款和財富管理業務上表現亮眼,投資人可以加以留意。
四月台股觀盤重點:總經數據、法說會、國際事件
在展望 4 月台股行情時,投資人需要密切關注以下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和數據:
日期 | 重點事件/數據 |
---|---|
3/31 (一) | 中國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非製造業 PMI;多家公司法說會。 |
4/1 (二) | 美國 ISM 製造業指數、中國財新非製造業 PMI;多家公司法說會。 |
4/2 (三) | 美國 3 月 ADP 小非農;多家公司法說會。 |
4/3 (四) | 美國課徵汽車關稅 25%;台灣清明節休市;美國上周初領失業金。 |
4/4 (五) |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發表演說。 |
除了上述總經數據和重要事件外,投資人也應密切關注外資在台股的動向,以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的變化,這些都可能影響台股的走勢。
「清明變盤」魔咒?歷史經驗供參考
在台灣股市中,一直流傳著「清明變盤」的說法,指的是在清明節前後,股市往往容易出現方向性的轉變。雖然這並非鐵律,但歷史數據顯示,清明節前後確實是市場情緒較為敏感的時期。在今年清明節前夕,又恰逢川普關稅政策即將落地,以及美股出現修正的背景下,投資人更應提高警惕,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
4月台股行情預測:震盪整理,留意利空出盡反彈機會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預計 4 月份台股的行情將呈現震盪整理的格局,短期內仍可能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和美國通膨數據的影響而出現波動。然而,考量到台股基本面依然穩健,且部分利空可能已經提前反映,若 4 月 2 日川普的政策落地後未超出市場預期,則有機會迎來一波「利空出盡」的反彈行情。投資人可以密切關注相關政策的發展,以及市場的反應,伺機尋找佈局的機會。
投資策略建議:穩健操作,堅守紀律
面對當前市場的波動,我們建議投資人採取穩健的操作策略,堅守投資紀律。對於手中持有基本面良好的權值股的投資人,可以考慮在反彈時適度減碼,降低持股風險。對於空手或持股比重較低的投資人,則可以等待市場回穩後,分批佈局具有長期成長潛力的個股,例如 AI 概念股、高殖利率概念股等。切記不要追漲殺跌,保持冷靜理性,才能在震盪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結論:審慎應對市場波動,把握長線投資機會
總而言之,4 月份的台股行情充滿了不確定性,投資人需要密切關注國際政經局勢的變化,以及相關的總經數據和公司基本面。短期內的市場波動可能會讓部分投資人感到不安,但投資的本質仍然是看趨勢與價值。在經歷短暫的恐慌之後,往往會迎來理性的買盤回補。穩健操作,堅守紀律,才能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致勝的關鍵,並把握住長期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