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是什麼意思?跟定期儲蓄存款有什麼不一樣?
在深入了解三種計息方式之前,我們先來釐清一下什麼是定存。簡單來說,定存就是你跟銀行約定好一個時間,把一筆錢放在銀行裡,在這段時間內你不能隨意動用這筆錢,等到期滿後,銀行就會給你當初約定好的利息,再加上你原本存入的本金。
定期存款 vs. 定期儲蓄存款:差在哪裡?
銀行提供的定存主要分為兩種:「定期存款」和「定期儲蓄存款」。它們之間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存款期限:
- 定期存款:通常是指未滿一年的存款,期限可以從一個月到三年不等,你可以自己指定到期日。
- 定期儲蓄存款:通常是指一年(含)以上的存款,期限一樣可以從一年到三年,也能指定到期日。
簡單來說,如果你想存三個月、六個月這種短期的,通常會選擇定期存款;而如果你的目標是存放一年以上的時間,那就會是定期儲蓄存款。不過,在實際操作上,現在透過網路銀行或手機APP進行定存,系統通常會根據你選擇的週期自動匹配對應的利率,所以我們不一定需要特別去區分這兩個名詞。
普遍來說,在台灣,定存一年期以上的利率會相對比較好喔!
定期儲蓄存款的三種計息方式: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存本取息
了解了定期儲蓄存款通常是存放一年以上的定存後,我們接著來看看它的三種主要計息方式,讓你更清楚它們之間的差異。
整存整付是什麼意思?
整存整付,顧名思義就是一次存入一筆本金,然後約定好存款期限,到期後再一次領回本金和利息。銀行的利息會按照複利的方式計算,也就是說,每個月產生的利息會滾入本金再繼續生息,讓你的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你可以跟銀行約定好要用固定利率還是機動利率來計算利息。簡單來說,就是你事先決定好要存多久、存多少錢,然後在開始的時候就把錢一次存進去,時間到了就可以把所有的錢領回來啦!
整存整付適合誰?
整存整付是最常見也最基礎的定存方式,適合大多數人。無論你是想做長期的資金規劃,還是短期內有一筆閒錢想先放著,整存整付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如果你不知道該選哪一種,選這個準沒錯!
整存整付的利率計算公式:
整存整付本利和 = 本金 × (1 + 月利率) ^ 期數
- 本金 = 約定一次存入的金額
- 月利率 = 年利率 ÷ 12
- 期數 = 存款的月數
零存整付是什麼意思?
零存整付則是相反的概念,它是指在約定好的期限內,每個月固定存入一筆金額,一直到期滿為止,最後再一次領回所有的本金和利息。銀行的利息一樣會用複利的方式計算,但因為每個月存入的金額不同,計算方式會稍微複雜一點。
這種方式很適合想要強迫自己儲蓄的人,每個月固定撥出一筆錢存起來,不知不覺就能累積一筆可觀的金額喔!
零存整付適合誰?
零存整付非常適合想要每月有儲蓄計畫的朋友們,透過這個功能可以幫助你更有紀律地完成儲蓄目標。如果你每個月手邊有一小筆閒錢,又希望能慢慢累積起來,那零存整付就是你的好幫手!
零存整付的利率計算公式:
零存整付本利和 = 每月存入之金額 × 複利係數
其中,複利係數的計算比較複雜,你可以直接向銀行詢問,或是使用複利計算機來計算。
存本取息是什麼意思?
存本取息則是另一種概念,它是指你一次存入一筆本金後,銀行會按照約定的利率,每個月給你利息,等到約定的期限到了,再把原本存入的本金領回來。這種方式計算利息是用單利計算,也就是說,只有本金會生利息,利息不會再滾入本金產生額外的利息。
簡單來說,你先存入一筆錢,然後每個月就可以固定領到利息,等到時間到了,原本存的錢還是會完完整整地還給你。
存本取息適合誰?
存本取息這種方式很適合每月需要一筆固定現金流的人,例如退休族群,他們可能有一筆退休金,希望可以透過存本取息的方式,每個月領取利息來作為生活費用,同時又能保住原本的本金。
當然,現在因為利率比較低,如果想要每個月領到足夠的利息,可能就需要存入相當大的一筆金額才行。
存本取息的利率計算公式:
存本取息 每月利息 = 本金 × 月利率
- 本金 = 約定一次存入的金額
- 月利率 = 年利率 ÷ 12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兩點:
- 銀行可能會有所謂的「大額存款」限制,當你單次定存金額超過一定的門檻,可能就只能適用比較低的利率。
- 利息所得是需要繳稅的喔!在台灣,每年有一定的利息免稅額度,超過的部分會被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計算。
在現在這個低利率的時代,單靠定存利息可能很難過上優渥的生活,除非你存入非常龐大的金額。如果你的目標是追求更高的報酬,或許可以考慮看看其他的投資機會喔!
整存整付 vs. 零存整付 vs. 存本取息:快速比較表
為了讓你更清楚這三種定期儲蓄存款的差異,投資工具人特別整理了一個比較表:
比較種類 | 整存整付 | 零存整付 | 存本取息 |
---|---|---|---|
存入方式 | 一次存入 | 逐月存入 | 一次存入 |
領息方式 | 期滿一次領回 | 期滿一次領回 | 逐月領回 |
利息計算 | 複利 | 複利 | 單利 |
特色 | 一次存入本金,到期一次提取本金+利息 | 每月存入固定金額直到約定期滿為止,到期一次提取本金+利息 | 一次存入本金,利息按月提領,到期一次提取本金 |
適合誰 | 大多數一般人 | 想強迫儲蓄/小額持續累積的人 | 有固定現金流需求/希望持續領出利息的人 |
用「關鍵字」秒懂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存本取息
覺得這些名詞還是有點難記嗎?沒關係,投資工具人教你一個小撇步,我們把「重點字」拆出來看:
- 本:代表本金
- 息:代表利息
- 整:代表一筆錢存入
- 零:代表每月持續存入
這樣是不是就清楚多了呢?
- 整存整付:整筆存入,期滿整筆領回(含息)
- 零存整付:零星(每月)存入,期滿整筆領回(含息)
- 存本取息:整筆存入,每月取息,期滿領回本金
定存該選「固定利率」還是「機動利率」?
在設定定存的時候,銀行通常會問你要選擇「固定利率」還是「機動利率」。這兩種有什麼差別呢?
- 機動利率:代表銀行的利率會隨著中央銀行的升息或降息政策而調整,你的利息也會跟著變動。
- 固定利率:代表在你存款期間,銀行的利率不會改變,你的利息也是固定的。通常固定利率會比當下的機動利率稍微低一點。
以台灣的情況來說,利率通常不會頻繁調整,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機動利率。但如果預期未來可能會大幅升息,選擇機動利率就能享受到利率上漲的好處;反之,如果預期可能會大幅降息,那就可以考慮選擇固定利率,並且把存款期限設定長一點,鎖住目前的較高利率。
投資人最關心:我該怎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定存方式?
了解了這三種定期儲蓄存款的計息方式後,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投資工具人建議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來思考:
- 你手邊有沒有一筆閒置資金?如果有一筆較大的閒錢,而且短期內沒有使用需求,那整存整付或存本取息會比較適合你。
- 你是不是想養成儲蓄的習慣?如果你是屬於每個月手邊會有一些零錢,但常常不小心就花掉的人,那零存整付可以幫助你強迫儲蓄,慢慢累積財富。
- 你需不需要每個月有固定的現金流?如果你是退休族群,或是需要每個月有一筆固定的收入來支應生活開銷,那存本取息會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
- 你對資金的彈性需求高不高?定存的缺點就是期間內資金無法隨意動用,如果你的資金可能會臨時需要使用,那可能要考慮選擇較短的定存期限,或是考慮其他更具彈性的理財工具。
- 你對利率的敏感度高不高?如果你很在意利息收益,那可以多比較各家銀行的利率,選擇相對較高的方案。同時也要考慮固定利率和機動利率的選擇。
最新定存利率情報搶先看(2025年4月更新)
雖然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定期儲蓄存款的三種計息方式,但相信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現在的定存利率如何。根據最新的市場資訊(截至2025年4月),台灣各家銀行的定存利率會因為存款金額、期限和銀行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提供一些參考資訊:
2025年4月台灣主要銀行定期儲蓄存款利率參考(一年期)
(請注意:以下利率僅供參考,實際利率請以各銀行最新公告為準。)
銀行名稱 | 一年期固定利率 (%) | 一年期機動利率 (%) |
---|---|---|
台灣銀行 | 1.65 | 1.67 |
合作金庫 | 1.66 | 1.68 |
第一銀行 | 1.64 | 1.66 |
華南銀行 | 1.63 | 1.65 |
中國信託 | 1.68 | 1.70 |
玉山銀行 | 1.67 | 1.69 |
台北富邦銀行 | 1.70 | 1.72 |
國泰世華銀行 | 1.69 | 1.71 |
王道銀行 | 1.75 | 1.77 |
將來銀行 | 1.80 | 1.82 |
LINE Bank | 1.78 | 1.80 |
資料來源:各銀行官方網站,更新日期:2025年4月2日。
提醒大家,不同的存款金額和期限會有不同的利率,有些銀行也會針對新戶或特定專案提供更優惠的利率,建議大家在選擇定存方案時,一定要多方比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喔!
結論:聰明選擇定存方式,讓你的錢穩穩增長!
總而言之,定期儲蓄存款的「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和「存本取息」各有其特色和適合的族群。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並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需求做出選擇,才能讓你的閒錢發揮最大的效益,穩健地累積財富。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了解定存的眉眉角角,讓你也能成為理財小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