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陰影揮之不去,美股明日恐續震盪
川普強硬表態:關稅不打折,但協商大門敞開
儘管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已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軒然大波,引發投資人對全球經濟成長前景的擔憂,但他本人週一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明確表示,他並未考慮對多國暫停徵收關稅 90 天的提議,這無疑給予市場一個明確的信號,即短期內關稅大棒恐怕難以鬆動。然而,川普也釋放出願意接受某些協商的訊息,暗示各國仍有機會透過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尋求避免或減輕關稅衝擊的可能性。不過,考量到川普政府在貿易議題上一貫的強硬立場,以及其政策的不確定性,市場對於協商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以及何時能夠達成協議,仍然抱持高度的懷疑態度。這也意味著,在短期內,川普關稅的陰影仍將持續籠罩著美股市場,為未來的走勢增添諸多不確定性。
貝萊德CEO也憂心忡忡:美國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全球資產管理龍頭貝萊德集團(BlackRock)的執行長拉里 · 芬克(Larry Fink)的年度公開信,無疑為當前的市場氛圍增添了一抹陰影。芬克在信中坦言,他不斷收到來自各方的聲音,幾乎所有客戶和企業領袖都向他表達了對美國經濟狀況的憂慮,其程度遠超近年來的任何時期。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金融領袖之一,芬克的觀點往往被視為市場風向的重要指標。他在此時發出如此強烈的警告,無疑反映出市場對於川普關稅可能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感到極度的不安。與此同時,包括高盛集團和德意志銀行在內的華爾街機構,也紛紛提高了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預測,這進一步加劇了投資人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也為美股市場的未來走勢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蘋果成貿易戰最大苦主?股價連日重挫,市值蒸發驚人
中國關稅太高,蘋果傳加速將iPhone產線移往印度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的獨家報導,為積極應對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的大幅上調,科技巨擘蘋果公司(Apple Inc.,股票代碼:AAPL)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將其核心產品 iPhone 的生產線從中國轉移至印度。此舉被市場普遍解讀為蘋果在川普關稅壓力下的權宜之計,旨在透過分散生產基地,降低其對單一國家的依賴,並規避高額的關稅成本。儘管如此,蘋果仍在積極尋求美國政府的關稅豁免,希望能爭取到類似於其在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內所獲得的待遇。然而,目前來看,川普政府對於關稅豁免的態度似乎更加強硬,這也迫使蘋果不得不加快其供應鏈調整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蘋果將部分產能轉移至印度,但印度目前也面臨著 26% 的關稅稅率,相較於中國高達 54% 的稅率,雖然有所降低,但仍然是一筆不小的成本。這也意味著,蘋果未來可能需要在提高產品售價、自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以及進一步調整供應鏈之間做出權衡。
分析師預警:iPhone恐漲價350美元,或蘋果自行吸收關稅成本
蘋果股價在週一再度遭遇沉重賣壓,收盤下跌 3.7%,這已是其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充分反映出市場對於川普關稅將對蘋果營運造成重大衝擊的擔憂情緒持續蔓延。在過去三個交易日內,蘋果的股價累計跌幅已高達 19%,市值蒸發近 6400 億美元,如此驚人的市值損失,足以凸顯投資人對蘋果未來盈利能力的疑慮。分析師指出,蘋果之所以成為這波貿易戰中受傷最重的科技巨頭之一,主要是因為其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無論是在產品製造方面還是在市場銷售方面,中國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面對高達 54% 的關稅,蘋果未來可能面臨兩種主要的選擇:一是將增加的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提高 iPhone 等產品的售價;二是選擇自行吸收這部分額外的成本,這將直接侵蝕其盈利能力。瑞銀(UBS)的分析師預估,如果蘋果選擇將關稅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那麼最高階的 iPhone 售價可能會從目前的 1,199 美元大幅上漲約 350 美元,漲幅高達 30%。巴克萊銀行的分析師 Tim Long 則認為,蘋果更有可能選擇調漲售價,以避免其每股盈餘(EPS)出現大幅下滑,他預計蘋果的 EPS 最多可能會因此下降 15%。當然,蘋果也可能採取更為複雜的策略,例如透過重新設計產品、優化供應鏈管理,以及在關稅較低的國家設立更多的生產基地等方式,來盡可能降低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無論蘋果最終採取何種應對措施,都難以完全消除川普關稅所帶來的挑戰。
科技巨頭中表現最差,蘋果股價何時能止跌?
在美國科技股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中,蘋果近期的股價表現明顯落後於其他同業。週一,除了蘋果之外,只有微軟(Microsoft Corp.,股票代碼:MSFT)和特斯拉(Tesla Inc.,股票代碼:TSLA)的股價出現下跌,而包括亞馬遜(Amazon.com Inc.,股票代碼:AMZN)、Alphabet Inc.(股票代碼:GOOGL)、Meta Platforms Inc.(股票代碼:META)和輝達(NVIDIA Corp.,股票代碼:NVDA)在內的其他科技巨頭的股價均呈現上漲。與此同時,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週一收盤幾乎持平,此前一周曾因川普關稅的擔憂而暴跌 10%,創下五年多以來最差的單週表現。蘋果股價的持續下跌,不僅反映出市場對其短期前景的擔憂,也引發了投資人對於科技股整體估值是否過高的質疑。市場目前正密切關注蘋果公司何時能夠發布更為明確的應對川普關稅的策略,以及其未來的營運展望,這些因素都將直接影響蘋果股價能否止跌回穩。
聯準會悄悄轉鷹?鮑爾釋放升息信號,降息預期恐落空
Fed觀察家警告:鮑爾已不再排除升息可能性
SGH Macro Advisors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Tim Duy,作為一位長期且精準追蹤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簡稱Fed)貨幣政策動向的頂級觀察家,日前發出警告,指出聯準會主席傑 Jerome Powell 上週五(4 月 4 日)的公開談話中,悄然釋放了鷹派政策轉向的信號,而大多數市場參與者可能尚未充分意識到這一點。Duy 強調,鮑爾在闡述通膨預期時,首次明確提及長期通膨預期(而不僅僅是一年期的短期預期)已開始令聯準會感到擔憂。更為關鍵的是,鮑爾在前瞻性指引方面做出了微妙但重要的調整,他刪除了 3 月 7 日聲明中明確排除未來升息可能性的兩句話,這被 Duy 解讀為聯準會未來可能重新考慮升息選項的重要信號。在當前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在今年稍晚開始降息的背景下,鮑爾的這一表態無疑給市場帶來了一絲寒意。
市場對5月降息的預期大幅升溫,但聯準會態度轉變恐澆熄熱情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 Duy 發出警告的同時,聯邦基金期貨市場對於聯準會在短期內降息的預期正在快速升溫。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 FedWatch 工具顯示,市場目前預計到今年年底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將降至 3% 的可能性顯著增加,而對於在 5 月份的聯準會會議上降息的預期機率,更是從上週的 14% 飆升至 60%。這顯示市場普遍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以及川普關稅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下,聯準會可能會採取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然而,鮑爾近期釋放的鷹派信號,無疑給予了市場一個警示,即聯準會的政策立場可能並不像市場預期的那麼鴿派,未來是否會真的降息,以及何時降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意味著,投資人在制定投資策略時,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聯準會貨幣政策走向可能帶來的影響。
2年期美債殖利率上漲,反映市場對聯準會政策預期的調整
美國 2 年期公債殖利率,作為對美國貨幣政策最為敏感的指標之一,在週二出現了約 5 個基點的上漲,達到 3.78% 左右的水平。這一走勢被市場分析人士解讀為,投資者正在根據鮑爾近期釋放的鷹派信號,重新評估聯準會未來的政策走向。Duy 進一步分析指出,鮑爾在調整其政策措辭時,顯然已經意識到當前市場正處於一個高度不確定的時期,而他選擇在這個時候釋放偏向鷹派的信號,絕非偶然,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他認為,鮑爾正在引導市場參與者關注一個重要的議題,那就是當聯準會所肩負的兩大職責——控制通膨和促進就業——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威脅時,將會產生何種複雜的影響。Duy 認為,目前來看,通膨和通膨預期越高且越持久,那麼為了維持利率的穩定,目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失業率預測就需要越高且越持久。這番分析暗示,如果未來的通膨數據持續居高不下,那麼聯準會可能會被迫採取更為緊縮的貨幣政策,包括維持高利率更長的時間,甚至不排除再次升息的可能性,這無疑將對美股市場的未來走勢帶來嚴峻的挑戰。
個股表現亮點:美超微逆勢飆漲近10%,成標普漲幅王
伺服器製造商美超微何以能在大盤震盪中脫穎而出?
在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給美股大盤帶來顯著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美超微電腦(Super Micro Computer Inc.,股票代碼:SMCI)卻逆勢而行,週一股價大幅上漲 9.9%,收於每股 33.51 美元,成為當日標普 500 指數中表現最為亮眼的個股。美超微的強勁表現,終結了此前連續兩個交易日的下跌趨勢,其漲幅遠遠超過了標普 500 指數的整體表現,也領先於其同業競爭對手。分析師認為,美超微之所以能夠在市場普遍承壓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可能與市場對其在人工智慧(AI)伺服器領域的巨大潛力持續抱持高度樂觀的態度有關。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對於高性能伺服器的需求也呈現爆發式增長,而美超微作為一家在伺服器設計和製造領域擁有領先地位的公司,有望從中受益。此外,美超微在客製化伺服器解決方案方面的優勢,也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客戶的特定需求,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儘管整體市場受到關稅政策和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但部分具有強勁成長前景和獨特競爭優勢的個股,仍然能夠吸引投資人的目光,展現出其強勁的韌性。
這波漲勢是自3月以來最強勁的一次
根據道瓊市場數據的統計,美超微週一的這波 9.9% 的漲幅,是自今年 3 月份創下 11% 單日漲幅以來最強勁的一次。這也進一步印證了市場對於美超微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儘管短期內股價可能受到整體市場情緒的影響而出現波動,但從長遠來看,如果美超微能夠持續在人工智慧伺服器領域保持其技術領先地位,並不斷擴大其市場份額,那麼其股價有望繼續保持上漲的勢頭,為投資人帶來可觀的回報。
費雪觀點:川普關稅政策終將失效,市場將迅速反彈
費雪痛批川普關稅是「愚蠢、錯誤、傲慢且無知的貿易政策」
美國知名投資專家、Fisher Investments 創辦人肯尼斯 · 費雪(Kenneth L. Fisher)對於川普總統近期宣布對全球進口商品實施大規模關稅的舉措,表達了極其強烈的反對意見。他毫不留情地批評川普的關稅政策是「愚蠢、錯誤、傲慢且無知的貿易政策」,並認為這些關稅是針對「根本不存在的問題」所採取的完全錯誤的手段。費雪的觀點向來以其獨立性和前瞻性著稱,他在市場上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其對川普關稅的嚴厲批評,無疑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預期關稅將面臨法律和行政挑戰而失敗
費雪堅信,川普的關稅政策最終將會因為面臨來自法律和行政方面的雙重挑戰而走向失敗。他預計,各國可能會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國際機構對美國的關稅措施提出訴訟,而美國國內的企業和消費者也可能會因為關稅導致成本上升而對政府施加壓力。基於這些原因,費雪預測,儘管短期內川普關稅可能會對市場造成一定的衝擊和波動,但從長遠來看,一旦這些關稅措施被取消或大幅調整,市場將會迅速恢復其正常的運行軌跡,甚至可能出現強勁的反彈。費雪的樂觀看法,為在當前川普關稅陰影下感到憂慮的投資人提供了一種不同的視角。
微軟否認退出中國,實為調整外包業務
關停中國區外包公司業務,引發市場對微軟撤離中國的猜測
週一,一張據稱是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股票代碼:MSFT)外包合作夥伴微創軟件(Wicresoft)發送給員工的內部郵件截圖在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郵件內容聲稱,由於地緣政治和國際業務環境的變化,微軟將調整其全球戰略布局,並計劃自 4 月 8 日起停止在中國的運營,這項決策將影響到約 2000 名項目組的員工。這則消息迅速引發了市場對於微軟是否將全面撤離中國的廣泛猜測和擔憂,畢竟中國市場對於微軟以及其他跨國科技公司而言,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微軟中國澄清:核心業務如Azure雲服務、Office銷售仍正常運轉
針對這則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的消息,微軟中國方面迅速做出了回應,向中國媒體《界面新聞》明確表示,有關微軟將停止在中國運營的報導是完全不實的。微軟中國強調,此次調整僅僅是針對其與合資公司微創軟件之間的合作項目進行了調整,關停的是微創軟件在中國地區負責微軟相關項目的團隊,並非微軟中國本身。微創軟件成立於 2002 年,是一家主要提供數位化轉型服務的外包企業,與微軟長期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是微軟在中國最大的外包服務供應商,微軟持有微創軟件 22.32% 的股份。微軟中國方面強調,其在中國的核心業務,例如 Azure 雲端服務、Office 軟體銷售以及其他相關業務,仍然在正常運營,並未受到任何影響。
外包業務轉移符合微軟「降低單一市場依賴」的全球布局邏輯
據了解,此次被裁撤的微創軟件團隊主要負責包括 Office 軟體售後服務、Windows 系統技術支援等傳統的外包業務。微創軟件的其他客戶項目,例如在金融、汽車等領域的業務並未受到此次調整的影響。分析人士認為,微軟此次調整其在中國的外包業務,可能與其全球戰略布局的調整有關,旨在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尤其是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這種分散風險的策略更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將部分傳統外包業務轉移至其他國家,例如越南、日本、匈牙利等,也可能是微軟為了優化其全球資源配置,提升整體運營效率所採取的措施。
AI技術發展加速替代傳統外包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內部數據顯示,其人工智慧(AI)客服系統目前已能夠覆蓋 85% 的 Windows 售後問題,這直接導致人力需求下降了 70%。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傳統的、低附加值的外包業務正在被 AI 工具加速替代。微軟此次調整其在中國的外包業務,或許也是為了順應這一趨勢,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更具戰略意義的雲端服務和 AI 研發等領域。
微軟雲端業務在中國市場表現強勁
從微軟中國當前的業務結構來看,雲端服務已成為其主要的營收貢獻來源,而傳統的軟體授權業務則呈現不斷收縮的趨勢。2024 年度的數據顯示,微軟 Azure 雲端服務以及伺服器產品等業務,貢獻了微軟全球 35% 的營收,其中,中國區雲端業務的增速更是遠超全球平均水平,2024 年 Azure 在中國的營收激增了 117%。此外,微軟雲 OpenAI 業務在全球範圍內,有 25% 的營收來自中國市場,其主要客戶包括中國本土的網路巨頭、大型模型公司以及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由此可見,Azure OpenAI Service 已經成為微軟雲在中國市場實現增長的核心引擎。相比之下,微軟中國傳統的軟體授權業務,例如 Office 和 Windows,目前僅佔其總營收的不到 15%,並且還面臨著來自金山辦公等本土企業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這也迫使微軟加速向雲端服務轉型。
綜合分析與明日美股行情預測
綜合以上各項資訊進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當前美股市場正處於一個多重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之中。川普總統堅定的關稅立場,以及由此引發的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仍然是影響市場情緒的最主要因素。蘋果公司作為貿易戰中受影響最嚴重的科技巨頭之一,其股價的持續疲軟無疑給整個科技板塊乃至更廣泛的市場帶來了下行壓力。聯準會貨幣政策的未來走向,特別是鮑爾近期釋放的可能轉向鷹派的信號,也為市場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雖然像費雪這樣的投資大師認為川普關稅最終將會失效,市場也將會反彈,但短期內,市場的震盪和波動恐怕難以避免。與此同時,微軟調整在中國的外包業務,雖然短期內可能對其股價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這或許是其在全球戰略布局和業務轉型方面所做出的必要調整。因此,預計 4 月 8 日的美股市場仍將維持較為震盪的格局,投資人應密切關注來自貿易、貨幣政策以及個股層面的最新消息,並保持高度的警惕。
給台灣投資人的建議
面對當前美股市場的複雜和不確定性,台灣的投資人更應採取謹慎的投資策略,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的資產:
- 密切關注美股動態,留意對台股的連動影響:美國股市作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其走勢往往會對包括台灣股市在內的全球其他股市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台灣投資人應密切關注美股的每日行情、重要新聞以及相關的財經分析報告,以便及時了解市場的最新動態,並據此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
- 分散投資,降低集中風險:在市場波動加劇的時期,分散投資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投資人不應將所有的資金都集中投資在單一市場、單一產業或單一個股上,而是應該將資金分散投資到不同的資產類別和不同的市場,以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例如,可以考慮同時投資於股票、債券、黃金等不同類型的資產,並將投資分散到不同的國家和地區。
- 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避免過度交易:投資人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都應該首先對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充分的評估。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則應選擇更為保守的投資策略,例如增加低風險資產的配置比例,減少高風險資產的投資。同時,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時期,更應避免因為一時的情緒波動而進行過度頻繁的交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善用台灣券商提供的美股交易管道:台灣的許多券商都為投資人提供了便捷的美股交易管道,投資人可以透過這些管道直接參與美國股市的投資。在選擇券商時,應考慮其交易費用、平台穩定性、提供的研究報告以及客戶服務等因素,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券商。
- 考慮諮詢專業理財顧問:如果對於美股市場的投資感到 uncertain,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當前的市場狀況,不妨考慮諮詢專業理財顧問的意見。專業的理財顧問可以根據投資人的具體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目標,提供客觀、專業的投資建議,幫助投資人制定更為合理的投資策略。
重點新聞整理
重點新聞 | 摘要 |
---|---|
川普:不考慮停徵關稅 90 天 | 即使關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巨震,川普總統仍堅持不考慮暫停徵收關稅,但對透過協商恢復貿易平衡持開放態度。 |
中國關稅太高,傳 iPhone 更多產線擬轉至印度 | 為應對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的大幅上調,蘋果公司正加速將更多 iPhone 的生產線轉移到印度,以降低關稅成本。 |
美超微逆勢飆近 10% | 儘管美股大盤因關稅政策帶來不確定性而走勢震盪,伺服器製造商美超微電腦股價仍大幅上漲,成為標普 500 指數中表現最亮眼的個股。 |
費雪觀點:川普關稅政策無效,市場終將反彈 | 知名投資專家費雪認為川普的關稅政策是愚蠢且錯誤的,並預計這些關稅最終將因法律和行政挑戰而失敗,市場將會迅速反彈。 |
Fed 觀察家警告:鮑爾已悄悄轉鷹 | 聯準會主席鮑爾近期在公開談話中釋放了鷹派政策轉向的信號,暗示未來可能不再排除升息的可能性,這與市場普遍預期的降息趨勢有所不同。 |
貿易戰曝險最高,蘋果市值三日蒸發近 6400 億美元 | 由於市場越來越擔心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對蘋果公司造成重大衝擊,蘋果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市值大幅縮水近 6400 億美元。 |
微軟否認停止在華運營 | 針對市場傳言,微軟中國方面已公開澄清,公司並未停止在中國的運營,此次調整僅僅是針對其與外包合作夥伴微創軟件之間的合作項目進行了調整。 |
全球膽寒,貝萊德 CEO:每個人都擔心美國經濟形勢 |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的執行長拉里 · 芬克表示,幾乎所有客戶和企業領袖都對當前的美國經濟形勢表達了深切的擔憂,程度遠超近年來的任何時期。 |
總結
綜上所述,當前美股市場正處於一個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時期。川普總統的強硬關稅政策、蘋果公司所面臨的巨大壓力,以及聯準會貨幣政策可能發生的轉變,都將持續對市場情緒和未來的股價走勢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於台灣的投資人而言,此時更應保持冷靜和理性,密切關注市場的最新動態,審慎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並採取多元化的投資策略,才能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市場中穩健前行,守護好自己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