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集保?從實體到電子化的證券保管概念
集保,顧名思義,原本指的是「集中保管」的意思,指的是將投資人的有價證券集中存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管理。隨著時代演進,集保的含義也擴展到了「無實體發行」的概念,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買賣股票不再需要持有紙本憑證,一切都透過電子化的方式記錄。
早期股票實體發行的不便與風險
在早期,股票是實體發行的,投資人買入股票後,會拿到一張紙本的股票憑證。當時,如果想要交易股票,就必須帶著這些紙本憑證親自前往交易所的櫃檯,透過人工撮合的方式進行交易和結算交割,非常不方便。
除了交易上的不便,實體股票的收納和保存也是一大問題。過去曾發生過不少股票遺失、失竊、火災燒毀、被他人挪用盜賣,甚至因為紙本被蟲蛀等案例,對投資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當時,為了妥善保管這些珍貴的紙本股票,許多投資人甚至需要準備保險箱。
集中保管的概念誕生:共同管理,提升效率
為了方便管理這些實體股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大家將手中的股票拿出來,集中存放在一個安全的「保險庫」中,由專門的機構共同管理。這便是集保概念最初的起源。
科技進步下的無實體發行:邁向更便捷的投資時代
隨著科技的進步,為了進一步提升效率和安全性,集保中心逐步推動了無實體發行,也就是取消了紙本股票的發行,改用電子化的方式記錄投資人持有的股票和證券。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在券商開戶後,所有的股票交易和持有都以電子資料的形式呈現。
集保中心安全嗎?政府與金管會的雙重監督
許多投資人可能會擔心,將自己的股票都記錄在電子系統中是否安全?答案是肯定的。集保中心的運作受到政府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的嚴格監督,因此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台灣的集保機構: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TDCC)
在台灣,負責辦理集中保管作業的機構是「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Depository & Clearing Corporation,TDCC),簡稱為集保結算所,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集保中心。
集保中心是由臺灣證券集中保管公司與台灣票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在 2006 年合併成立的,是台灣唯一通過金管會許可,辦理有價證券(例如股票、債券、基金等)無實體發行、登錄、集中保管、帳簿劃撥和短期票券結算等業務的機構。
股權結構與政府監督
從集保中心公開的年報中可以看到,其股權並非完全由政府持有,而是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和各大證券商共同組成。然而,許多重要的政策頒布與執行,仍然必須經過金管會的審查與核可,這確保了集保中心的運作符合政府的規範,保障投資人的權益,因此可以認定其安全性是足夠的。
集保的好處:方便保管、降低成本、提升市場效率
集保制度不僅為投資人帶來保管證券上的便利,也降低了發行人的發行成本,並促進了整體市場的效率。
對投資人的好處
透過證券的集中保管,投資人不再需要擔心證券遺失、破損,也減少了收到假股票的風險。此外,在交易時,由於不再需要攜帶實體證券,電子化的交易方式大大增進了交易的效率和便利性。
對發行人的好處
集保制度也幫助公司(發行機構)降低了發行和股務作業的成本。例如,在進行股東造冊、新股發放、增資等活動時,如果沒有集保中心從中協助運作,公司或輔導券商就必須自行處理,這會造成許多重複性的工作和資源浪費。
對整體市場的好處
集保制度促進了交易效率,使得電子交易得以順利進行,擴大了資本市場的規模,並提升了整體市場的效率。可以說,集中保管機構是現代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機構,例如美國的 DTCC 就扮演著類似的角色。
投資人會用到的集保功能:掌握資訊、參與決策、便利管理
集保中心除了提供證券的集中保管服務外,也為投資人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功能。以下將介紹幾個一般投資人比較有機會使用到的功能:
1. 免費資訊查詢:股利發放日期與籌碼面資料
集保中心整合了台灣所有有價證券的發行資訊,掌握了許多重要的統計數據,並將這些數據公開在官方網站上。
在集保中心官網上方的選單中,點選「資料查詢/統計」,就能找到各種項目,例如:
- 集保戶股權分散表:透過觀察千張大戶的持股變化,了解個股的籌碼面資訊。這是台灣獨有的籌碼分析數據之一,許多投資人會利用這個數據來判斷大戶的動向。
- 歷史配股撥付的日期:查詢各公司歷年來的股利發放日期,方便投資人掌握股息入帳的時間。
- 其他統計資訊:例如每日交易量統計、特定券商的交易資訊等。
2. 股東e服務:電子投票、視訊會議與電子通知
過去,股東如果想要對公司的議案進行表決,或者希望在股東會上向管理階層提問,就必須親自參加股東會。然而,股東會通常在平日舉行,許多投資人因為時間或距離等因素而無法參與,導致能夠有效表決的股東大多是董監事和機構法人代表,一般投資人難以表達意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集保中心推出了「股東e服務」,讓投資人不用親自到場,也能透過網路參與股東會,主要功能包括:
- 電子投票 (eVoting):股東可以直接在網路上針對股東會議案進行投票,行使股東的權利。
- 股東會視訊會議 (eMeeting):公司可以召開兩種形式的視訊股東會:
- 視訊輔助股東會:在召開實體股東會的同時,也開啟網路直播,讓無法到場的股東也能參與。
- 視訊股東會:完全透過網路視訊進行,沒有實體會場。普通股東只要事先在平台登記,就可以用視訊方式參加,並在股東會當日登入平台辦理報到、觀看直播、以文字提問,以及參與議案投票。
- 股務事務電子通知 (eNotice):這個服務旨在推動股務作業的無紙化。過去,投資人每年可能會收到許多紙本通知書,例如股利發放通知書、股東會通知書等。為了響應環保並提升效率,集保中心推出了股務事務電子通知服務,讓投資人可以選擇以電子郵件或手機簡訊等方式接收這些通知,減少紙張的使用。目前支援無紙化服務的通知種類可能會持續擴大。
「股東e服務」除了網頁版外,也整合在集保e手掌握APP中,許多券商的看盤下單 APP 也都有提供連結,方便投資人使用。
3. 集保e手掌握APP:行動集保存摺與資產餘額整合
以前在券商開立集保帳戶時,券商通常會提供一本小冊子,很像銀行存摺,但裡面記錄的不是金額,而是股票的種類和張數,這就是集保存摺。如果投資人在多家券商開戶,手上可能就會有多本集保存摺,管理起來相當不方便。
近年來,集保中心推出了官方 APP「集保e手掌握」(前身為集保e存摺),讓投資人可以將自己在不同券商開立的證券戶的資產整合在一起,透過一個 APP 就能清楚掌握自己的證券資產,包括資產的分布和比例。
更方便的是,集保e手掌握APP 還整合了銀行資產的功能。只要您使用的是與集保中心合作的銀行(目前約有 17 家),就可以在 APP 中一次顯示自己名下的股票、基金、現金等部位的配置情況,方便進行整體資產管理。
4. 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台股 ESG 分數查詢
為了提升台灣上市櫃公司的透明度,並提供投資人更全面的資訊,集保公司自 2020 年起建置了「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簡稱為 ESG IR 平台。
目前,這個平台彙整了全球多家主要的 ESG 評等機構(例如 MSCI 等)對台灣上市櫃公司的 ESG 評分,讓投資人可以參考這些獨立、客觀的第三方數據,更了解上市櫃公司在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等方面的表現。投資人需要註冊帳號後才能使用這個功能。
總結:善用集保中心的免費資訊與服務,讓投資更安心便利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集保中心)對台灣整體金融交易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提升了有價證券的管理與交易效率,保障了投資人的權益。雖然它主要處理的是證券交易後端的作業,與投資人直接的互動可能不多,但透過了解集保中心的功能,投資人可以更安心地進行投資。
近年來,集保中心在免費資訊的揭露方面做了許多努力,例如提供股權分散表、股利發放日期查詢等。此外,像是「股東e服務」提供的電子投票和視訊會議功能,以及「集保e手掌握APP」提供的資產整合功能,都大大提升了投資人在證券投資上的便利性。建議投資人可以多加利用集保中心提供的這些免費資訊與服務,讓自己的投資之路更加順暢!